查看原文
其他

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 07:这就是佛说华严经的时候,如日轮初出的时候先照高山

梦参老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 07

大方广佛华严经(八十华严)

世主妙严品 07

梦参老和尚主讲

如虚空具含众像,于诸境界无所分别,又如虚空普遍一切,于诸国土平等随入,身恒遍坐一切道场,菩萨众中威光赫弈,如日轮出照明世界】。咱们现在讲的是这一段经文。这段经文文字不多,很短,但是义理很多的,因为这都是果德。这一段经文,我们前面讲过一些个了,再把这个重复一遍。

虚空,拿虚空作比喻,遍一切国土,国土不能遍入虚空,但是有国土的地方,一定有虚空,有虚空的地方,不见得有国土,对于虚空也好,对于国土也好,他能平等随入,这是我们讲过的,我略微重复一下,国土与虚空,国土是国土,虚空是虚空,彼此不同的,一个是有相的,一个是无相的。虚空譬如佛的智慧,佛智,国土有过去现在未来,凡是有处的,三世是有处所的,有处所就有佛,佛智必在其中,佛的智慧,所知之处,三世不见得有,没有其体,三世无体,但是佛的智慧,于过去现在未来呀,平等随入。这个意思就是这个经所有讲的,是按着不二而二,本来不是两个,要说成两个,翻过来说,二而不二。国土虚空三世佛智,同是一个体性,互相摄入,随举一法,普遍全收,这就是什么呢?三世间圆融,这种的道理呀,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,也不是用思惟所能知道的,叫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佛智所以这样成的,佛智不思议,一毛能容世界,一个汗毛,一毛能容世界,一汗毛为主,其他世界为伴,这叫主伴圆融。懂得这个道理了,就知道在讲佛的智慧,或者讲佛的体性,或者讲众生的体性,都拿虚空来作比方作喻。

华严经比喻太多了,在比喻上你这个脑子就分不清楚了,比喻是显法的,比喻没搞清楚,法就更没法进入了,经常拿虚空来作比方,虚空不是色相,色相都有局限性的,虚空没有局限性,但是虚空能显现一切色相,虚空的本体没有分别,也没有戏论,就是形容着佛的身,无论若法身报身化身,都是这样的。一切众生的诸善根的业,诸善根的业,业是众生的意,作用意,那么这些善根都能成就佛智,佛的法身,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法身恢复了,一切众生的善根业,都能摄受,这属于含摄义,如来的身没有分别的,没有限量的,佛身充满法界,这就是普遍义。一个含摄义,一个普遍义。一切虚空,虚空遍至于一切的色,非色处,有时候至,有时候不至,非至非不至,如来的身呢,也是一样的,遍一切法,遍一切国土,这就含摄义、分别义,这是普遍义。应当平等随入,非至呢,非至一切处,又不离一切处,非不至一切处,这就无碍了。至与不至无碍,这就含着随入义,这个我们上次讲过了,现在开始,这以下没有讲过的。把它略微的解释这么一下。

上面所讲的都是佛的身业,现在讲的佛的身语意三业,身业讲完了,讲佛的语业,如来于一语言中,就一句话,说一句话,能具足一切语言,也能佛说一句话,众生随类各得解,不论哪一类众生,听到佛都是对他说的,说的都是他的语言,说如来于一语言中,具足一切语言。舍支天鼓无心出故,这是比喻啊。舍支是什么呢?舍支天鼓证明了没有分别,舍支是一个人的名字。天鼓呢,说舍支的语言,就像天鼓一样,舍支在一音中,她能出百千种的乐器,乐音,音乐的音,她心里没有思量,没有作意,菩萨入了无分别智了,入了无分别智了,到了无分别境相,成就的善巧随类之音,善巧随类,昨天我们讲这个语言三昧,随类的语言,无论你多少种,哪一类的众生,听着都是给他说法,我们只说人类,我们明天说的人类,畜生,鱼鳖虾蟹界,六道众生,一切众生,它也认为佛所说的是它的音声,跟它的语言没有出入的。

因此知道这个舍支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?是帝释天的夫人,我们过去说的王母娘娘,就是这个涵义,但是她是阿修罗女。阿修罗,大家知道吧。她有天人之福,没有天人之德,天人,帝释天的天人,属于这一道的天,帝释天就是忉利天,忉利天的天人,大概是因为这个阿修罗的女孩子,长得美丽,天人都跟她,同等一个天,一个有德,一个无德,无德者就是阿修罗,有天人之福,没有天人之德。她所出的音声,舍支所出的音声,她是自然的,由她宿因所感的果,天鼓就是她所出现的语业,舍支所出现的语业,这个鼓表示说法,天鼓的音声,它没有造作意而自然的。是她福报所感的,无心出而出,不作意的出而出,拿这个作比方,她所出的音乐,不是她的作意想要演唱一个什么音乐,没有,无主无作,无起无灭,就像佛说法,佛于一语言中,一言一语中,含着无量义,有缘者得度者,听佛的音声就得度了。因此佛的音声无不至,能至一切处。如来的音声无断绝,普入法界故,如来音乐没有邪曲,说的都是法音,随你的信解,随你的欢喜,随你所能理解的。如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有的信的深的,有的闻道了能觉悟了,入道了,有的能生欢喜了。

这是以下以这个来说,如来的语业,前面所讲的如来的身业。佛的清净的三轮,喻佛的身口意,说佛有无量的清净三轮,这个意思在大集十轮经,地藏王菩萨大集十轮经里头,解释得很多很多,左一个十轮,右一个十轮,左一个十轮,右一个十轮,随着众生心力的意解,显佛的正觉的无量清净三轮,身口意。但是这个只是说佛的语业,同时也解释佛的身业,身恒遍坐一切道场,菩萨众中威光赫弈,如日轮出照明世界。这是佛的身业和语业。佛的身威光赫弈,超过一切,但是有时候随众生的情所意至,你的感情,你过去生无量积累的业行,随你所喜欢的,随你业果所能感应的,见佛的受用身,见佛的化身,佛身是无不周遍的,佛的身业如是,口业也如是。遍坐一切道场。

什么叫道场呢?道就是菩提道,有说道的道场,像咱们这个法堂,共同学习演说,这叫说道的道场,禅堂,念佛堂,那叫行道的道场,就是行道的处所,但是这个道场,佛遍坐一切道场,解释就不同了,因为华严经一说什么,都拿十来形容,说十种道场,这个有些不可理解的,我们意识达不到的,佛的智身,他所坐的是法性的道场,智身是智慧,智慧就是光明,智身是无身的,法身也是没有形相的,智身遍于一切,道场是什么道场呢?法性的道场,他遍坐一切道场,一切都有性遍,性遍一切,都是他的道场。第一种道场,智身所坐的道场,法身所坐的道场,法身是无相而无不相,法身是无相而无不相,没有一处不是道场,没有一处不是法身,无道场的道场。

在这十身当中,还有一个法门身,那就是难作的,法门无量,无量的道场,这是法门道场。那个道场叫什么道场呢?叫万行道场,或者叫万行道场,就法门说叫万行道场,就修行说,行为说,就万行道场。还有幻化身,幻化身就是不实在的、没有的、幻化的,随缘就现,有缘就现,那坐的什么道场呢?我们经常说的水月道场,有水的就有月影,那这个道场就是水月道场,这四种道场。这四种道场有四义,这是法性的道场,是没有形相的,法身的道场没有形相的,法门的道场是随缘的,没有形相,幻化的道场、水月道场也没有的,这四种是诸佛的方便智,就是智慧所显现的,这个智慧是方便善巧,随缘而建立的。十种,这是四种,还有六种,那是照佛的威德,万行的威德,所显现的。

这有六类的道场,遍一切同类的道场,同类的,约人说吧,六道,这都算同类的有情的,在这个遍一切同类世界道场,这个在名号品,如来名号品里头,不同的,对着十普菩萨,说十普菩萨的道场,对十林菩萨说,说十林菩萨的道场,这叫同类的世界道场。异类的,异类不是有情的,异类的道场,树呀山呀山呀,在全世界成就品里,讲的异类的道场,一切种种,一切种就是一切世界种,在法界之内,在华严经,我们讲到世界成就就可以讲到了。在种种光明蕊香幢,上头的二十重世界,种种光明世界种,华藏世界有华藏世界种,世界种,第四种一切世界海,这两种都在华藏世界品里头说。第五种道场,一切微尘种,一切微尘,每一微尘都有佛的道场,如于此会见佛坐,一切微尘皆如是,在这个世界上,是见到佛坐在海会说法时,每一个微尘中都有如来在那现身说法。都有群众无量菩萨围护。第六种道场呢?刹尘帝网无尽道场,没有一微尘不是佛转法轮的地方,因为有这十种说法处所,所以说一切,一切道场,我们现在的微尘一切微尘,都是佛说法的地方。而且佛说法必有众,在华严经里讲不讲四众,单讲菩萨众,都是大菩萨,大菩萨大到什么程度呢?大概是等觉菩萨,十地以上的菩萨,所以他显的义理非常的深,给这些十一地十地的菩萨说,当然很深了。我们是随意而解,用凡夫的心智所达不到的。凡夫能解齐佛等,凡夫能把佛所说的法,能够理解跟佛的一样,但是在行的当中,在证得的当中,断惑证真的当中,那就不如是了。

上来这十种道场,显佛的威势超胜,所以说独言菩萨没有四众,而且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,三贤位的菩萨不行的,在这个道场,这是显佛的果德,没有余众的,这就是佛说华严经的时候,如日轮初出的时候先照高山,不是普摄的,应山出没,这叫隐显,光显菩萨独显菩萨,遍坐这一切的道场,都是大菩萨的道场,无有异体。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,形容福德的深广,佛的身不是一般的身,是什么身呢?是福德的身,三世诸佛都如是。现在成就佛果了,所有的一切垢习,染垢的习气全部断绝了。形容佛的德,佛德的声望,全是清净的,清净的福德。

我们说是清净福田僧,我们这清净福田僧啊,还没有清净,只能比较而言,比其他的众生,遁入佛门啦,假佛的德,出家的割爱嘛,所以佛的福德,他是往昔时候普遍的学,普遍的学就是解,解而后能行,行而后能断的,就是断德,证得了佛果了,他一切的尘垢,一切的习气,见思烦恼无明尘沙,都断绝了,垢习都净除了,所以他福德清净,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,而恒示生诸佛国土,这是讲所有这些个大菩萨,佛随着这些大菩萨,这是随他意不是自意,随意受生,随意受生,佛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,但是这都是现的大菩萨身,度的是大菩萨,随他意是随着众生的福德,因缘,缘起了,过去有这个因,那佛就成为你一个助缘,佛能够无处不生,处处受生,有缘了佛就现了,无缘了佛就隐了,所以能够自在。随佛的自意呢,随佛的自意无处不生,随他的意呢,处处的有缘就生,这叫随意受生。

这个随意受生叫意生身,我们一般的佛的法身报身化身,在密宗讲意生身,这有四身,叫意生身。意生身是随他意的,如意,如他自己的意去受生,但是得有缘,有缘就现,把佛的受生生即无生,生没有生,那是随他意,随缘意生,意生身。还有法生身,法生有随自意的,有随他意的,随意而往,速疾而至,如你在修道拜忏或者干啥的,感应了,感着相应了,佛就现身了,这也叫意生身,随生随灭,缘有故现,缘灭则隐,佛的身是圆满的是光明的,所现的色相随你缘的,能见大就大,能见小就小,你见着佛的身是众生身,畜生类见佛也是畜生,随类受生,鬼类见佛,佛也是随他的意受生的,随自意,不同了,这是随他意,佛的无边色相都是圆满的,都是光明的,是遍周法界,无有差别。

还有佛的相好庄严,佛能示现的,因为色相无尽,所以佛能示现,十莲花藏微尘数相,就是相无边,示现无边相,但是这些相都是称真而起的,没有妄,这叫示相而利益众生,无边诸相都有无边的随行好,放光是放的常光,常光自照,普照法界,所以叫圆满,有广处的,有时是狭处的,缘现故,没有什么差别,现身必定说法,说法如普遍大云大雨,像空中云雨一样的,佛的说法,都是乘着佛宿世的大愿,雨大法雨断一切疑,众生有疑惑的向佛请求,佛就给你断除。

经文里头的偈子说,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,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。这里头文含的义理非常的多,一句话,海墨书之而不尽,反正这都是佛说法的,如慈云,慈云普润,降一切法雨,滋润一切物,度一切众生,随机所宜,云雨各异,下的雨乃至空中而的云,但是普覆而无心,如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,看你解个什么,那佛的意念,你就能得到利益,说演一切法如布大云,一一毛端悉能容受,一切世界而无障碍,各现无量神通之力,教化调伏一切众生,这个是说佛如来的愿身说法,在因地发的大愿,所以说如来的愿力周法界啊,在一切的国土中,任何时,任何处,恒转无上的法轮。佛说法都拿轮子来作比喻,转是不停的,轮转是不歇的,无障碍故,能把你烦恼迷惑给消除了。

佛在他的一毛端中,都容纳一切世界没有障碍,现无理神通之力,调伏教化一切众生。佛的化身呢?像我们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是化身,化身是自在的,佛说的法,种种差别的相,那是随缘的了,遇着什么缘就说什么,演说当中没有障碍,形容着如来的身,一一汗毛都能容一切刹,没有障碍,这叫神通。神呢,就是自然的心,法界心。通呢,就是慧性。神明天心,就是自在的心,通名慧性就是智慧的体,大悲必须得有般若,般若慈悲,慈悲般若,有智慧才能慈悲,慈悲必须得具足智慧的慈悲,没有智慧的慈悲,叫爱见大悲,佛的化身是自在,为什么能这么样自在呢?因为法身自在故,法身弥漫遍一切处,化身是以法为身的,本身就是普遍的湛寂的,没有去来之相的,依法而现的色相,依着法身而现的化身,化身还是法身,还入法身。此即是彼,彼即是此。没有往来之相的,所以如来是如如不动。来而不来,来是随缘。如是法性,就是性空缘起,缘起性空。如果你学华严,掌握一个性空缘起缘起性空,这四个字翻过来覆过去,缘起性空性空缘起,因为空故才能缘起无障碍,有障碍了缘起不了了。

缘起是相,相一定是性空,性空才能缘起,缘起达到性空,佛说一切法都是缘起的,依据性空而缘起的,有智慧者,他见一切相,了法空寂,智入诸相,了法空寂。这叫法身弥纶,第七化身自在,第九是智慧身,智身是穷性相之源,这个相跟那个相不同,它叫诸,法性空寂,性静故寂,相无故空,相即无相就是空,性寂故,就是寂,寂是三昧,就是正定正受,相没有,所以叫空,这是智身,佛的智慧身,穷性相之源,这意思很深,但是你经常这样观想,熟练了,熟能生巧,你自己就产生一个慧,这个慧是了别为义,了别性相之源,性空能缘起,缘起而能生起诸相,诸相就是依空而起的,相依性故,性是空寂的,那相也没有,所以说空,这不是语言上你能理解得到的,必须得修观想,这叫思惟,思惟出智慧,因为思惟就是观照,观照就是禅定,禅定就是三昧,一遍两遍不行,十遍八遍不行,得千万次千万遍,这样的观,观这样的思惟修,而能产生明,明就是智慧,相由心起,心生的一切诸相,心动则一切法动,心寂则一切法寂,这叫性空故。

才能随缘建立一切诸法,缘起,缘起诸法是依着性空,叫性空缘起,性空是体,缘起是相用,三世诸佛所有神变,于光明中糜不咸睹,一切佛土不思议劫,所有庄严悉令显现,三世诸佛所有的神通妙用,在光明之中显现,佛放的光明,加持一切众生的时候,有些经就是提到佛放光,放光就是说法,以光感召,像华严经经文里头,诸大菩萨问了很多问题,佛就以光来答,那些大菩萨他就理解了,光就把他所要问的问题,都解答了。佛的正报如是,佛的国土也如是,经过无量劫不思议的时间,依报的庄严,从正报的修行得来的,全能显现,这就是诸佛的神变,诸佛的神变在光明之中显现,一切众生在光明之中,睹见佛的一切一思议的庄严相,佛的十身当中有个力持身,力持身能支持,持者持受的意思,持之不舍的意思,就像我们拿花手里持着,能持自他,自己的依报正报,一切众生的依报正报,所以叫神了。神就是不可思议的妙智慧。神变呢?神就是佛的妙智,变呢,就是现身,转变啦,变化啦,变现啦,都叫变。佛能持之,能持自,也能持他,这叫神。

在前面讲一切佛土,能持的佛土是依报,能持的依报横尽一切土,这土念土(du四声),我们说大地是土,这个不是,说念土是形容国土,涵义不同了,约竖穷说。能够一切劫,过去还有过去,未来还有未来,现在还有现在,就是竖穷说,约三界来说,横遍说,约国土来说,竖穷无尽竖穷三界,横遍十方,所有庄严一切事,佛的依正二报的庄严,持之不失,常时显现,约身说十身,约国土的庄严说十种庄严,遍十方界。佛的报身,报身是因地感果,修因的时候必契果,报身感的国土,感的依报,有自受用报,他受用报,像我们寺廟,凡是道场,我们前面讲道场,这都是他受用,就是佛的弟子,乃至入佛门的来享受,所以叫菩萨众。自报呢?是实报庄严,实报庄严住的都是大菩萨众,有的说三身,有的说四身,三身就是法报化了,都懂。四身呢?加个意持,意生身。不论三身四身,全都圆融自在的。

所以一成一切成,佛在菩提树下,成了究竟觉的时候,一切都成了就顿具,依正二报都顿具,这是形容词,毛孔中转大法轮,这都是形容词,在一毛孔中能调伏无穷无尽的众生,光中现一切佛刹,恒持一切刹,佛的法性空体,所以能普遍,国土也如是,十身也如是,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如是,一切的圆融,由于众生的机感不同,所以有报化,报身,报身就是实报庄严土,有化身,化身就随着化了,或者化阎浮提,就是阎浮提这个世界,化极乐世界就是极乐世界,化无量光就是无量光世界,不一定的,那随着橼,这是他缘不是自缘,自他结合了,因为空才能普遍,才能没障碍,法性身,法性土,它是无障碍的,各个佛的报化三身所居的国土,报化的国土,佛佛道同,是理,他所修的因,他的报不同,报不同,还有缘不同,缘起不同,众生的世界,这个众生跟他的因缘,佛度众生得有缘,无缘难度,佛门广大,难度无缘之人。没有缘,你度不了他。有缘的时候,缘不具足,或者自碍,自己作障碍,或者他碍,他作障碍,过去宿世因缘,他一见着你就不高兴,不高兴他能度你啦,你跟他无缘嘛,有些人你见了起反感,前生他恼害过你,你一见着就生气,就整他一下子,这不是无缘无故来的,前缘后果,有前缘一定有后果。圆满的道理如是。

圆满的道理是圆满什么呢?圆满的这些不圓的,我们众生是不圓的,佛是圆满的,我们众生是有障碍的,佛是无障碍的,因圓了果才满,因不圓了果不满,这个道理我们略说一下就行了。因为后头要详细讲的,前面是讲果,果必有因,这果怎么来的,以后的品,世主妙严品,如来现相品,乃至净行品,梵行品,各个里头还是说的这些问题。懂得这个道理了,才能渐渐地能够进入法界,不能顿入的,我们是渐入的,但是顿不离渐,渐必生顿,顿证菩提的时候,是从你渐修来的,想超越三昧,这个三昧那个三昧,事实上没有超越,超越不过去。

现在开始讲,第六是众海云集,明众海云集品,众是来的大众,闻法的大众,不是咱们以数字能够知道的,来的大众有好多呢,十佛刹微尘数,当然这个十佛刹微尘数的菩萨,都是等觉大菩萨,这个众的深广难测啊,第六个大题目,明众海云集,也是有十门,集意、集因、辨类、定数、权实、地位、前后、有无、闻不闻、释文,初来至佛所者,来佛祖的处所,来干什么了?何所为?

以下就说这个何所为。有十种的义理。因为有主必须有伴,主伴圆融俱成门嘛,这解释主伴圆融了,一者为影响,二者辅助佛的扬化,这都是伴啦,这说伴。守护如来,为供养如来,为发起大方广佛华严经,发起这个经,为当机众的闻法得益,为了表法,为了顺证,为了翻显,有这十种。

那每一种又有十种,集因,云集到这儿来,什么因缘哪?前头讲的是集意,集因。集意呢,是为了影响,为了辅翼,为了守护如来,为了庄严道场,为了供养如来,为了发起大方广佛华严经,为了闻法得利益,为了表法,为了顺证,为了翻显。第一个就是集意,就是这十种。集因也有十种。曾与毗卢遮那如来同集善根故,来的这些大众,跟佛共同修因的,大家一起修因的,等到我们诸位有一位成佛的,我们这些都云护持他去了,这叫集因,过去的因缘,就是曾与毗卢遮那如来共同修善根的,共同发心的。第二种呢,蒙佛四摄的,曾摄受过,布施爱语等这四摄。第三种呢,过去在生死当中,闻这个圆法,往昔过去在生死当中,在还没脱离苦海,共同闻到这个圆满不思议的法,这是一种,来这儿集的。因什么来的?就因为这个。第四呢,曾发大心护一切故,发大心要护毗卢遮那的法,乘愿来的,往昔发的大愿来护法的,还有第五种往昔发的大愿,来给佛做给事的,来给他帮忙做事的。

第六种呢,如来从发因的时候,他就随顺佛,永远不厌足,永远不舍离。第七种乐闻大方广佛华严经无上正法,心里头没有疲倦,精进不懈,乐闻正法心无疲厌。善灭我慢心,随时助佛扬化,没有我慢心,同时第九种,福德智慧完全清净了,身周遍故,遍周法界。第十种同一法性,善根大海之所生故,为此多义得与斯会,有这么多的涵义,看属于哪一种义吧,有一种就是集的因,集是召感的,就是集因果,跟前头的集意两个是相通的,集意跟集因,因就不同了,各个有各个的因,这有十种。这样的思惟,就说我们现在的大众,跟毗卢遮那佛大因缘小因缘,总有一点因,没因你遇不到的,没有因你想听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名字,你都听不到的,没有这个因,缘就作不成了。无因,缘不作了。那都有哪些类呢?下头就分了。

一者影响众,二者常随众,这都是标题啊,不是解释啊。三者守护众,四者严会众,五者供养众,六者发起众,七者当机众,闻法得益的,闻法证果的,闻法发菩提心的,闻法什么,这些地方都不是发菩提心了,这过程都过了,再闻就证果了,第十个就是显法众。

显法众,定数还有不定数,我先说定数。称法界众,称法界来的大众,哪能知道数字呢?称法界众焉能知数,数不清啊,不知道数字,但是随着七处九会所来的,大致有一百七十五众,一众就是一类,总的序分当中,有四十一众,有同生的,同生的就是一,有异生的,异生的三十九种,不是有情的,是器世间,狮子座,佛坐的狮子座,有一众,有一众,同生的有一众,狮子座中有一众,异生的一共有三十九众。若把前头菩提树中流出来的宫殿,无边菩萨啊,都加在一起,一共有四十三众,这四十三众遍于九会,不是七处九会演说华严经吗?这四十三众九会里都有,这会多一点,那会少一点,特别是第一会,只有两众,哪两众呢?所集的十方一切诸大菩萨,眉间的,从佛的眉间的光明所流出来的;还有菩提树下,菩提树中流出的,还有宫殿处所现的,无边的菩萨,这就是四十三众,第一会又有两众,新集的十方,从佛的眉间就添了两众了,四十三众加两众就四十五众,第一会四十五众。

第二会呢,新的跟旧的,新的就是以前没亲近过毗卢遮那佛的,现在来了就是新众,像普贤菩萨这样常随佛的,就是旧众,新旧两众,这是第二会了。第三会,第四会,各有四众,还有证法众、天众,这些天众都是寄位的菩萨。第五会,一百一十一众,新的旧的都有,升天品内供养众,有一百零七众,并天众、证法众,这一百一十一众,有天众有证法众。第六会有四众,天众、同生、异生、证法众。七八两会各为一众,普贤菩萨等是旧众。第九会有三众,菩萨、声闻、天王,旧众,都是旧众,常随毗卢遮那佛的。旧众虽众,旧众的多,但随会别故,七会二会三会四会,以会众有别,并皆取之,言此诸众总为一众,一百七十五众就是一众,哪一众呢?一乘众,无上乘的,都是闻大法的,这是同,前头是别,同中有异,异而有同,在这个会上,同闻一乘法这就同了,各有各的类,各有各的因,这就别了,这就是同异了。把这一百七十五众,或者分为两个,怎么分为两个呢?有实众及化众两个。或者分为三个:人天神。或者分为四众:佛菩萨人非人。那五众呢?就在非人里开个天、神。六众呢,就加个畜生。七从呢,把天分为欲界色界。八呢?菩萨有娑婆世界的菩萨,有他方世界的菩萨。九呢,他方的菩萨有主有伴,随从众来的就是伴,哪个大菩萨为会主呢?就是主。十呢就是加个声闻众。

总说起来一百七十五众。广说起来无量无边,在义理是说,类有多种多方,来有多少呢?以刹尘数为量,有的来的是刹尘数那么多,新集的菩萨毛光出众,汗毛放光,光里头出来的那些菩萨,都如是,若把它融摄起来,一一会中都有一百七十五众,因为称法界的缘起,这个缘起是法界缘起,普遍十方普通十方,异类,刹尘帝网无尽无尽,这叫华严海会众数,华严海会就有这么多众,有这么多数量,定数,来这大会的有好多呀,定数,一百七十五众。

这里头有权有实,拿权实来分,能对弘扬一乘教,演说一乘法,能够影响他影响众,这都是权,权巧方便,摄受他入一乘,这就叫权,当机之流,多皆是实,当机的都是实教的,不是权教的,实权二教,影响,只是影响而已,这叫权权巧方便的,摄受的,证得的,像善财童子这一类的叫实,有的时候,佛演畅法是在秽土娑婆世界,不净的国土,五浊恶世,所有众生类别很杂,这些菩萨有时候是实教的菩萨,有时候是权教的菩萨,有时候是地前的菩萨,就是实,没有登地的菩萨就是权,法身是无生的,能生什么呢?生五道。净土菩萨,净佛国土的菩萨,唯实,实报所生故,杂类的声闻是权。大乘摄论里这样说,欲令净土不空,化作杂类众,净土不空化那些杂生众,都能生净土。在华严经里讲,同生跟异生,通权通实,海印定现,实德摄故。

权实啊,现在我们属于实,为什么说是实呢?说地前是实,没有登地以前,只种善因的,地上的菩萨登地了,那些个菩萨,大权示现,但是就法身来讲,凡生于五道的,生五道的,但是没有地狱啊,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都可能闻法,地狱道不行,为什么?净土的菩萨唯实,他是求得的实报身,杂类的生是权,权巧方便,他还不能入位。欲令净土不空,化作杂类众故,若依此经,同生身、异生身,同生都是有情的,异生是无情的,权也可以,实也可以,通权通实,海印定现,这现的影子啦,或者有实德的,实德摄故。随他的缘,随他的位而示现的,第二会说,莫不皆是一生补处,都是一生成就,都说等觉菩萨吧,一生补处佛位嘛,等觉菩萨,这十类的辨权辨实,都是影响一众,一众呢,一果德众,他能够证佛如来,证得佛果位如来,能闻了法,就证得佛位了,能加持他,使他能证得成佛,这些约主、约伴,主是指佛说的,伴是指佛菩萨说的,说权说实都不对,非权非实,这是进一步说了。能够证佛的法身,以这个为主为伴,非权也非实。要是以了位极菩萨了,位极菩萨就是普贤文殊,这都是位极菩萨,过去为了影响,这是权,昔为释迦师,今为佛弟子,大权示现,过去给释迦牟尼佛当老师的,现在又来给他作弟子,二尊不并化,故我为菩萨,就当机说唯实,余八都通权,是来辨别权实的,这个权不是权教菩萨的权,是大权示现的,对来弘扬一乘佛教,即便为实都是权,当机之众都是实,地前是实,地上是权,就这个涵义了,说法身无生而无不生,生于五道故,这类是显果德的,显来这个法会的大众,都是哪一类的根机。

第六种讲地位,说来的一切都是果位,海印现故,海印三昧所现的,是定中所现的,毗婆舍那是指定说的,或者三昧,或者说一切都是因,都是因地,果海不能见不能闻不能说,不能干什么的。那佛呢?佛也是因,这是因佛,不是果佛,你所见的不是智慧相融,是识别了义,都通因通果,果不舍因,随类现一切身,因为愿力助佛扬化,这是当机之众,正修、正趣向佛果,或者把这些讲全不是因果,缘起大众,就是我们讲的性空缘起,缘起大众,缘起的是从真而起的,同真性故,缘起性空嘛,性空才能缘起,拿这个对着权或实,为了显实而说权,为了演权让他证实,果位也是权,因位也通权也通实,说这些做什么呢?证明这个法是一乘法,也是通因果的,这是讲地位,究竟是权位还是实位呀?影响的能证法的,通因通果,因和果,位的高下,难以准定的,想确切的定,哪是因哪是果,在华严经上没法来分,因该果海,果徹因源。十类辨权实,用二类来辨,十类来辨权实。

唯菩萨众,当机唯实,余八通权实。这是余八都唯因,因位的高下都是难以确定的,难以准定,地位,完了说第七前后,不是十种吗?这个说是第七的前后,前后者,先列菩萨是前,后列余众是后,先从本起末,先明佛果,这是前,后明菩萨就是后,佛为本,菩萨为末,从末,本末嘛,从末而达到本,完了知道本末无二,从本来来流入末,必小而后大,在华严经是说,一切天众都摄归本实,摄末归本,从深至浅,先明自在,显法界缘起,完了逆顺自在,表四十二位,一一皆徹因门,就是因该果海,并该果海,互举前后,不作优劣之分,不作优劣之解释,初发心时是因,变成正觉是果,初发因是变成证果,证果不难,如是二心初心难,华严经就经常讲,因该果海,果徹因源,你一发成佛毗卢遮那的心,回归你本来的面目,发心是因,因该果海,就是你已经成就毗卢遮那了,成就了毗卢遮那,你知道这个果德,是因来的,因你发菩提心来的,果徹因源,这就是华严的一乘义。懂得这个道理了,前头这些经文最开始显的,不论疏钞合论,说的非常广,换句话说,我们学是种种因而已,有的因也种不下去,他听了这些言词这些语言,茫然,这说些什么啊,不知道说些什么。我们明天开始,从日常生活中讲起,你就明白了。

第八是讲有无。把有和无有十类的分别,究竟有没有色相?有没有地狱啊?没有地狱,也有地狱天子,也有地狱受苦的,也有阎罗王,这是我们说,华严经叫地狱天子,欲界色界有没有啊?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叫三界啊,有二乘没有呀?有定性声闻没有啊?有阐提没有啊?佛界众生界,这都辨别有无的,大乘呢?大能容小,小不能容大,那小乘二乘人就说,,光列声闻,没有菩萨,没有大乘。那大乘经文呢?它又列菩萨又列声闻,大能摄小,小不能容大,有无嘛,第八种,今天时间到了,先不讲了,下回再讲。

但是大家今天讲茫然没有讲故事,因为这里头插不进去,没有你讲故事的份,讲故事插不进去了,你只能把这一段经的大意,你再回头读再念,再念经文你就理解了,咱们讲讲世间法,完了再讲讲出世间法,这个出世间法的最大乘,这一乘很不容易进入,中间能不能把它剪断加点儿呢?那就割裂了,没办法,我们把这一段都讲完了,把这十种都讲完了,完了再用欲来显吧,用我们的生活,生活当中来显现,越深的道理,咱们从浅处入手,怎么把它意思显明白,我们经常说有和没有,我们讲的有无,跟华严经讲的有无可不同了,明天咱们就讲讲有无吧。什么叫有,什么叫没有,我们叫情执,执著的执,我们叫情执,华严经叫慧照,不是情执,如果大家读过心经的,以般若的智,照见五蕴皆空,多思惟,多思惟出智慧,那个智慧叫般若智,怎么样思惟呢?乱思惟不行,照着佛所教导的,那些教理去思惟去观。什么叫有?什么叫无?什么叫有色?什么叫无色?有地狱,没有地狱?三界是有啊,是无啊?这要靠着思惟,若离开文字,离开文字,光是思惟,这也不对,即于文字不可以,离开文字也不可以,说离开经本你去想,你去修,不可以。

照着经本你去修,不行,即不可以,离也不可以,这要靠你的慧,智慧,即不即也不离,这就是中,离不可以,即不可以,没有文字,我们根据什么懂得它的义理呢?光依着义理,不依着文字的入,你那义理可能失了佛的教导了,佛教导的是有相的,在有相当中让你达到无相,不能够执着文字,你也不能执着无相呀,执着无相就落入断了,落了空了,空有断空,不是智空,所以说不即不离。既不依智也不依识,识即是智,智即是识,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呀,要离开言说,你哪找实义去呀?你怎么进入实义呀?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要多参,参就是思惟观照,观照你就明白了,禅宗就是这样参的,参话头,未说话之前是什么,参那个未说话之前,没动念的前头是什么,没动念嘛是无念,什么是无念,这个道理呀,反反复复的思索,完了你才明白,明白因、严,因是华,严是果,怎么样理解了大方广佛,就靠华和严,好,我们下次再讲吧。

(注:文字版是小编按视频字幕录入,若有错别字请留言告知小编修改。平台所有编辑录入的文字版资料不设原创,转发不须询问,佛法所有版权属于佛陀,欢迎任何形式的转发,功德回向法界!)


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 01:要学大方广佛华严经,你得相信你自己是毗卢遮那佛

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 02:众生福报大的时候好的现坏的隐。现在是坏的现,好的隐

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 03:华严里举一就是无量,举无量还是一,不要在数字上打转

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 04:我要把我所闻到的,要供养给一切众生

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 05:把福德往菩提道上会,就是心里的智慧跟你的定力

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 06:把我所得到的回过来回向他,这样来报众生恩

短视频目录(2020.05.02)

近期的目录链接(2020.05.29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《楞伽经》01-152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

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-106(未完)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(全 )

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(全)

慧律法师《唯识简介》全

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-388(全)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目录(全 )

梦老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(全)

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全)

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全

梦参老法师法华经(全)

梦老华严经-世主妙严品(全)

梦老华严经-如来现相品(全)

华严经-普贤三昧品(全)

华严经-世界成就品(全)

华严经-华藏世界品(全)

华严经-毗卢遮那品(全)

华严经-如来名号品(全)

华严经-四圣谛品(全)

华严经-菩萨问明品(全)

华严经-净行品(全)

华严经-须弥顶上偈赞品(全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